01初见“撩汉达人”
有没有一种女人,既漂亮又懂手腕?有的。
C是我认识的,迄今为止可以说是最漂亮又懂手腕的女人。在香港打的,司机会兴奋地掏出笔和纸问她是不是某明星,能不能签个名?在夜场,就算穿着人字拖,裹着大衣混在一群搔首弄姿的女人里,她依然是耀眼的,甚至遇到过星探前来搭讪。
18岁的时候,我们女生还在为考四六级焦头烂额跑图书馆占位,C则窝在宿舍里,上网查飞国外的机票。她的书架上,永远都是诸如邓文迪类型的女性励志书籍。
C的衣柜里都是名牌服饰,用大牌包包,限量版香水,一整箱的化妆品。为了变得更美,她甚至会去试某个欧洲王室贵族的传记里提到的那些秘制化妆品配方。
当我们圣诞节几个单身狗在讨论去哪儿吃大餐的时候,C的男朋友,某跨国公司高管,开着百万级豪车,千里迢迢过来,就为了给她送一份圣诞礼物。
她的男朋友换得很快,不是富二代就是名企高管。学校里的男生,C是看不上的:“他们还小,给不了我想要的东西。”但C也会搞好关系,万一有一天他们辉煌腾达了呢?
C偶尔也会指点一下我们的感情生活。
“你们要把握男人的心理,要懂得如何去操控,不要被动。”
“多认识一些有用的男人,让他们为你服务。”
“朋友圈里,就算你在恋爱,也要假装单身,不然谁还惦记你呀?”
“嫁给一个有实力的男人,让他帮你实现梦想。”
“要玩够了,才结婚。”
我们这种小女生自然是听不懂的,顶多只是觉得,这太功利甚至荒唐了。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PUA的存在,C在我们眼中只是一个神秘的“坏女孩”。
电影《我愿意I DO》
02一个玩家的日常
J在朋友的婚礼上遇见了一个女孩。J是伴郎,女孩是伴娘。
婚礼结束当晚,J微醺着拿着一瓶红酒,到姐妹团去搭讪。当然了,他的目标是伴娘。女孩很清纯,颜值很高。大伙儿哄闹着撮合他们俩一起,郎才女貌甚是般配。
婚礼一结束,伴娘便主动勾搭J,这让J心花怒放。女孩说,很喜欢J这类型的男孩子,清秀、身材高大。第二天,女孩还主动提出去J家里,给他做晚餐。
晚餐结束后,女孩一把抱住J,J拒绝了,J是个安分守己的男人。第二天,女孩说,当时自己喝了点酒不是很理智。
后来两人迅速在一起了。J很走心,把女孩照顾地很好,在精神和物质上为女孩付出了很多。
一个月后,女友突然宣布分手。J整夜整夜地失眠,十分颓废,百思不得其解。女孩依然保持和J的联系,不停地撩拨J的心,不管J怎么恳求,就是不愿意复合,也不给分手的理由。
“我还年轻啊,我什么都没准备好,不好意思了。”
这是女孩给J的分手理由。
J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遇到的,只是一个高端女玩家。
女玩家类型的女孩子,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恋爱经验丰富:短期恋爱关系多,长期恋爱关系很少
2、性格外向,热衷社交
3、思想行为早熟
4、情商高、人脉广,但在同性圈内口碑一般甚至不佳
03顶级女PUA的养成
在男PUA眼中,女PUA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女PUA分为浪女和玩家级,更细致一点的话,可以把女PUA分为1~10分。顶级玩家是9~10分,她们有颜值、有技术。
浪女的需求是填补肉欲和寂寞,而女玩家寻求的是互动中的控制感、征服欲以及不断地满足自身虚荣和物质需求。
男PUA认为,玩家和浪女的核心需求不同、世界观不同、思维模式不同,一般意义上无法兼容。
在他们眼中,同时兼备“浪女+玩家”技术的女人,便是S级生物:她们不但能摧毁猎物的精神+肉体,还终日游荡在人类道德边缘,脚下踩着无数可怜的雄性生物尸首。
天涯的一则《一个女PUA高手的自白》则说明了女高级玩家的日常:
我绝对不是彻头彻尾高不可攀的外国党,我喜欢过中国男孩子我觉得他们也是好样的。
18岁前我有过很多中国男朋友,18岁在会展工作第一个以色列男朋友到现在,我交往过:以色列、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德日混血、澳洲、South Africa白人,意大利。
还有我没想到的么?年代太久远记忆力太差,这些算主要的吧。我date的人五花八门:有驻中国领事馆领事,有在microsoft做manager的大叔,有学生,有教授,有英国前足球队员,有银行高管,有德国当过兵的企业家,有澳洲毒贩子,有离过婚事业有成的,有唱片制作人,有哥特男,有金属男,有乐队主唱,有疯子,有正常人。
让人感到唏嘘的是,泡学界也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说——男PUA与女PUA之间相互PK,见招拆招。
男PUA对高端女玩家的招数总结如下:
1、释放假性IOI(Indicator of interest,兴趣指标 ,女人给男人的暗示),特别是刚认识的时候,人都会有一种新鲜感,她会给你一些IOI,让你误认为她对你也是有兴趣的。
2、不定时为男性投资,偶尔请吃饭、送点小礼物。(因为她知道只要给你一点小恩小惠,你会给予她更多的回报,所以她不会在乎这一点点小付出)
3、愿意给男性占小便宜,产生肢体触碰,比如牵个手,搂个腰之类的,她都不会拒绝,但是要再进一步就很难了。
4、即使你推倒了她,她也不会把和你之间的关系看得很重。
04 只为目的,不择手段
某社交软件上,一个女PUA小组简介很好地说明了“绿茶婊”与女PUA的区别:
女PUA,也就是PUA的女性版本。很多人认为的绿茶充其量只是低级别的PUA,因为让其他同性的女孩子嫉妒并非高级女PUA做的事。
女性PUA的定义:
并非骚,因为骚的女人都能勾引男人;
不以上床为目标,因为每个饥渴的男人都愿意跟陌生女人上床;
以俘获男人心为目标;
能够吸引身边的很多男人,并能让他们都把她当做自己的最爱去伺候;
最关键是等到想结婚了,可以找到一个条件好的男人结婚,
而且那男人对她服服帖帖。
绿茶女的级别,是完全做不到这些的。
如果你还记得去年轰动一时的某公司创始人因遭遇骗婚而自杀的事件,你就会知道女PUA有多厉害。
曾有网友扒出该创始人妻子参加PUA培训的历史:是某机构的付费学员,曾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线下个人情感整体提升学习,高品质、高端生活学习体验以及平面拍摄活动(别墅体验学习拍摄活动)。
和针对男性进行培训的PUA组织一样,也有专门针对女性进行培训的PUA机构。以上事件只是其中一个缩影,从整个PUA培训行业来看,这样的公司是数不胜数的。以该培训机构为例,女学员规模也相当庞大了。
该公众号还撰文《教你如何弄死一个男人》:
不少撩汉机构著有攻略型图书:
前段时间,商业调查工具“天眼查”在官微高调批判PUA恶行。并提到了知名情感博主ayawawa。
根据天眼查资料显示,ayawawa是广州花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股东,而广州花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注册了PUA。这家教女人“调情”的互联网公司,估值过亿。
对于为何注册PUA,ayawawa的解析是“只是关键词里有PUA”。有粉丝指出,ayawawa曾从事PUA,这四、五年再转型成情感导师,Ayawawa否认了此事。
但网友翻出了ayawawa过去删掉的微博,其的确研究过PUA。从时间上看,确实是从近四、五年开始转向情感导师,并以女性群体为主。也因此,网友质疑ayawawa“男女通吃”。
外界对ayawawa的两性情感体系理论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知乎上,有人评价ayawawa在为男性撩妹提供方便。
关于ayawawa的两性情感体系理论的质疑之声,在2016年,一位自称学习ayawawa两年情感理论的90后女生,在微博发表一篇长文《关注ayawawa两年的90后妹子献上第一次长微博》,文中用诸多的亲身例子,逐一对ayawawa的理论进行质疑:
那段时间,为了践行娃娃教导的贤惠低pu ,我还专门学做饭、特意发朋友圈显示自己的所谓“贤惠”。但其实我并不喜欢做饭,也没太多时间去做饭,并且现阶段也没有学做饭的必要。
有一次,一个认识不久的男同事在看了我朋友圈做饭照片之后,对我说“你做饭这么好,谁娶了你真有福气”。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是夸奖吗?”,貌似我贤惠低pu的形象塑造成功了,可难道我要找一个因为我做饭好而娶我的老公?那一刻,我对娃娃有了些怀疑。
再后来,在娃娃的微信问答和微博上,不止一次的看到她宣传“女生不要考研”“考研还不如赶紧提高mv(打扮)找个好男友嫁了”、“长得漂亮的大专女一定比长得一般的女硕士嫁得好”之类打压女性追求高学历的言论。
我开始质疑她的理论,我寒窗苦读追求高学历好工作经济独立,你说我还不如打扮整容好?男人更喜欢漂亮的大专女?那为何我身边会有211本科男的家长嫌弃他女朋友是二本?为何在聊到择偶标准时我的男同学们(大多是211985)对女朋友的学历要求都是至少差不多学校的本科?
就这个问题,我还曾在娃娃的微博下留言质疑过,结果招来几个脑残粉的强烈反驳,说男人肯定选漂亮的才不管什么学历。
该女生还对ayawawa近几年来一些出尔反尔、模糊不定的言辞进行了深挖:
从那之后(大概15年初)我对ayawawa就粉转路人了,但是微信问答还是经常看,一方面是当故事看,另一方面还想继续看看她的理论会不会有什么新进展。后来发现娃娃的理论确实产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关于女生要不要提高学历,14年她是坚决不支持提高学历的,15年却说过几次她不是不支持提升学历,只是提升外表是提高mv最快的方法所以一直只强调减肥护肤变美。
二是关于她说的雄性竞争:14年一直说女生不应该参与雄性竞争否则会高pu(有一个印象很深的例子,一个读大学的妹子说自己是学生会干部、经常自己一个人旅行、爱读书知识面广,娃娃就说妹子这是妥妥的高pu男生当然不喜欢),15年却解释说她所谓的参与雄性竞争是指事业好赚的多并以此为傲来提高择偶条件,单纯事业好赚得多不算参与雄性竞争。
(虽然15年她说过几次这两个新论点,但其实她的微问答里依然充斥的是“你要变美”“变美最重要”之类的回答。)
以上这两点改变,估计是因为遭到了粉丝质们的质疑和扒她皮那几个博主的强烈嘲讽,自己也觉得糊弄不下去了,就又为之前的言论做解释。
女生还罗列了一堆ayawawa的观点:
Ayawawa一直教女生怎么处心积虑让男友给自己买礼物多花钱,男友犯了错误经济惩罚,怎么想方设法房产证加名,怎么让男友父母多出钱给你们买房买车给彩礼等等。她还宣扬一定要让男朋友和其父母多花钱娶你(房车彩礼),原因是花钱少就能把你娶回家的,一定不珍惜。
Ayawawa说女生一定要在25岁之前结婚,因为过了25就贬值了。在她眼里,女性的最大价值就是年轻貌美,25之后不年轻了外貌可能也要走下坡路了,所以就贬值了。
在Ayawawa看来,所有感情问题,都是因为女生mv太低了或者pu太高了。男友/老公出轨,因为你pu太高了;男友对你不好,因为你mv太低了;甚至北三院女产妇死亡事件,ayawawa发的微博也是推断那女生不漂亮不温柔,而不是这男人本来就是个渣。
Ayawawa的感情理论里,一切都用“条件”来衡量,一切都用mv、pu的理论来衡量,最不用考虑的,恰恰是“感情”两个字。
PUA界有个说法:爱上别人的人,都不配叫PUA。
女PUA和男PUA的共同点是:只有爱自己,没有爱别人。在教学培训里,男PUA被教授的多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高价值(财富、人脉、资源、高情绪价值等),而女PUA被教授的多是如何展示自己对男性的崇拜、服从、低尊严以及男性希望看到的女性特质(美貌、贤惠、温柔等特质)。
两者的培训内容共同点是:用技巧打造一个异性喜爱的、近乎完美的自己(即使和本性相反)。
PUA课程牢牢地把握住了人在亲密关系的焦虑,他们将人际关系抽象成精细的计算,判断盈亏。而陷入其中的人往往两败俱伤,实现巨额盈利的是这些机构。
05 一边制造灾难,一边发家致富
情感培训机构动辄几万元一个的情感咨询套餐和PUA培训行业收费水准“8000元3天”的消费需求存在,也印证了市场上存在大量亲密关系焦虑者。
目前我国对性教育的缺失、年轻人对精神层面建设的疏忽,以及无法得到正确的两性关系指引等等因素影响下,PUA得以拥有滋生的土壤。
近日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
六成男性和超过半数的女性都认为:另一半的颜值很重要,仅有6%的男性与5%的女性不在意自己另一半的颜值;
男性则年龄越大,越要“看脸”,65%的“75前”男性都认为另一半的颜值很重要。
在日常相处方面,男女双方都不能忍受对方“小心眼儿”,其中77%的男性最无法忍受对方是个拜金女,其次是无理取闹。
而59%的女性最无法忍受对方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其次是娘娘腔和斤斤计较。
藉此可以发现,男女各自对择偶的需求不同,也有其互相矛盾的地方。这些择偶心态和心理会被一些PUA机构加以利用也不足为奇。
浮躁的社会和迷茫的年轻人一样,在“求快、速成”的同时也给了PUA牟利的空间:教学员快速推倒猎物、自己也达到快速赚钱的目的。
PUA正是为这些急功近利甚至丧失道德底线的男男女女建立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PUA告诉男屌丝们,只要掌握PUA技术,你就可以马上成为高富帅、推倒女神;
PUA告诉女屌丝们,只要掌握PUA技术,你就可以找到多金男。
仿佛只要掌握了PUA技术,你无处安放的情感和空虚就会得到救赎。这是一种典型的成功学式洗脑,仿佛只要成功了,一切便万事大吉。
但生活的问题仍然是需要一个个去面对,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UA终究是商业利益驱动的组织,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不是救世主,也不是乌托邦式的存在。
这俨然已成为不少男男女女要上交的、不可避免的一笔智商税。
06 道与术之间
掌握爱情的“术”不难,难在用之有“道”,这也是当下陷于亲密关系焦虑的人们要学习的。
《神雕侠侣》中,断臂后的杨过发现剑魔独孤求败刻在石壁上、关于“紫薇软剑”的字: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这是用剑的三个境界:
三十岁前,他的用剑之道,只停留在“器”,也就是会使用这个兵器的层次;
四十岁前,他知道如何使用这把剑的技巧,也就是“术”;
到了四十岁后,他终于领悟到此剑的使用之道:心中无剑,以无剑胜有剑。剑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因为他掌握了“道”。
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教科书式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