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聚会、发红包、买年货、购车票……手机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法分子也趁着节日期间针对移动支付进行各种不法行为,如果稍不留神手机里的钱则可能进了坏人的口袋。
目前国内主流的移动支付工具安全性很高,资金损失率远低于百万分之一,比其他传统的支付方式如信用卡还要高不少。在完善的安全机制保护下,不法分子几乎只能通过“诱骗支付”的方式来侵害用户。54.05%的受骗者为男性。20至40岁之间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容易上当受骗。案例统计显示,最容易遭遇兼职刷单、交易不发货及假货、冒充客服等三类诈骗。
这几种红包千万不能抢
1、要求填写个人信息的红包
所有正规红包都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银行卡号甚至银行卡密码等凡是要自报家门的红包都是妥妥的诈骗红包。这样的红包通常打开之后是一个链接,一旦填写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微信里的钱会被盗走,甚至连支付宝里的钱也一并转走。
2、陌生人发错的红包
现在大家的微信好友里鱼龙混杂,有一部分人可能并不是自己的朋友,但是也没及时清理。如果接到陌生人发来的微信红包,并且对方说他发错了,请你接收后悉数退还,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领了这样的红包,手机很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盗取手机银行、支付宝等支付密码。如果手太快不慎点开,应立即修改各种支付密码。
3、微信好友里的“李鬼”
陌生人发的红包不能拆,好友发的也要谨慎。有的骗子伪装成“好友”发红包链接,打开后有指示在领奖网站中需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微信账户等个人信息,甚至要求扫描二维码。如果照做了,您银行卡里钱就会被转走。
平时我们在添加微信好友时一定要修改备注名,进行实名备注,这样,即使有人冒充他人头像、名字时也能及时发现,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4、大额红包不靠谱
抢红包拼手气,运气不好时只能抢到几块钱,总希望能抢到一个特别大的红包。不过,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只有200元。所以类似“666”“888”这样的大额红包链接,多是披着大额红包的外衣,有可能是木马病毒。
5、伪装的红包
骗子“钻研”红包业务也是什么办法都用上了,有一种“AA红包”“送钱”“现金礼包”,披着送红包的外衣,其实是在向用户收款,输入密码后钱就被转入对方账户。
春节期间要对以下五类骗局提高警惕
第一种,要小心假红包。近期一种“付0.1元抢红包”的骗局正在盛行。骗子将AA收款页面文字伪装成红包页面,以“支付0.1元”的噱头引导网友上当,实质上,网友的支付是AA收款的金额。
第二种,“朋友”求帮忙,务必核实身份。自央行公布“ATM转账24小时内可撤销”的新规后,诈骗手法也随之升级。骗子盗用社交账号,随即向账号内的用户求助借钱,或要求话费代充值、代付刷单等,同时向其提供ATM转账截图博得信任。一旦手机支付转账给骗子,骗子会立即撤销ATM转账。
第三种,警惕网购“超低价”商品,可能遭遇“不发货”骗局。骗子在网购平台上发布一些“超低价”的手机、游戏装备、珠宝、宠物、机票、化妆品、玩具等商品,一旦买家支付或转账,卖家即刻消失,或发送假货来充当商品。
第四种,假兼职刷单,真骗钱。骗子会以为电商卖家刷信誉和销量为噱头招募兼职,让网友购买某样商品,承诺返回本金并给予奖励。其间会以各种理由诱骗用户多次支付购买,甚至还骗取支付保证金、代理费、服装费等费用。
第五种,冒充客服进行诈骗。骗子主要以办理业务为由,发送木马/钓鱼链接尝试盗取网友的社交账号密码、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和验证码等敏感信息,然后凭借技术手段盗刷银行卡;有的则是发二维码诱导网友退款、支付相关费用等。
手机支付安全提示
手机支付用户要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定期查杀病毒;
勿随意点击、扫描或输入账号密码;
对于任何支付和转账要求,务必要核实清楚;
微信绑定的银行卡最好不要有太大余额;
凡是遇到让你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的,就要小心了,谨慎填写;
陌生人发的红包或者链接不要点。